哈佛博士后当街道办主任!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想进体制内?

欢迎关注+评论+转发4月中旬,北京公布了部分2022公考拟录用人员名单。消息一出,瞬间在留学圈霸屏。“这还让不让人活了,学霸海归现在都开始抢铁饭碗了。”“原来留学的尽头是体制内。”从上述公告不难发现,拟录取的名单里,目光所

哈佛博士后当街道办主任!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想进体制内?

落户深圳咨询二维码  

  欢迎关注+评论+转发

  4月中旬,北京公布了部分2022公考拟录用人员名单。

  消息一出,瞬间在留学圈霸屏。

  “这还让不让人活了,学霸海归现在都开始抢铁饭碗了。”

  “原来留学的尽头是体制内。”

  从上述公告不难发现,拟录取的名单里,目光所及之处几乎全是硕士+博士。

  且都是国内外名校出身,本科生,几乎绝迹。

  然而这还不是最卷的,以往我们以为大爷大妈就能胜任的岗位,现在竟被一群海归精英所哄抢。

  顺义和海淀执法岗:拟录取多名澳洲悉尼、墨尔本大学的海归。

  崔各庄城管监察岗:拟录取1名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的海归硕士。

  朝外区综合管理岗:拟录取1名日本京都大学的海归硕士。

  看到这里,不少网友可能会提出疑问:

  “不留学深造,连基层岗位都不配了吗?”

  很遗憾,事实远比你想象的还要残酷。

  根据《2021留学生归国求职意向调研》发布的数据显示:2020年海归人数已达80万人,而2021年希望回国就业的人数相比往年增加了48%。

  一边是近年来回国的留学生突破百万大关,一边是2022年毕业生高达1076万创历史新高。

  1076万应届毕业生VS100万留学生,简直就是你死我活的战场。

  俗话说“一个萝卜一个坑。”

  当岗位增加的速度抵不上海归回流速度时,国内就业压力陡然上升,不稳定性也在悄悄增加。

  这时,父母辈眼里的“铁饭碗”——公务员和编制单位,自然而然地成为了年轻人追捧的主赛道。

  与此同时,部分单位为抢夺优质人才,争相提高门槛。

  如上海最近发布的2022年度定向选调生和储备人才的招录公告,就直接对海归报名者的学历做出了规定。

  1.报考储备人才的“海归”仅限经国家教育部认可,在QS、U.S.NEWS、ARWU、THE世界大学排名最新榜单前200名的国(境)外高校优秀海外留学归国人员。

  2.同时其本科学历必须是国内双一流高校,国外硕士研究生学制需两年及以上。

  正所谓:“物依稀为贵。”

  在粥少僧多的内卷环境下,现如今的体制内已今时不同往日,学历膨胀、“大材小用”的现象尤为突出。

  还记得前不久“2021深圳中学拟录用教师名单”刷爆了热搜的消息吗?

  满眼望去17人里,只有一名硕士,毕业院校最差也是“985”打底。

  不仅如此,就连其它普通中学亦是如此,名校海归一抓一大把。

  然而这样的现象并不是偶然,就连哈佛大学物理学博士后也是干基层,担任职街道办副主任职位。

  像中科大本科、南京大学副教授,从科研道路中退下,到某街道干基层工作的事情在现如今已经屡见不鲜。

  无独有偶,就在刚刚,清华女博士报考长沙辅警的消息被曝光。

  消息一出,在全网引起了轩然大波。

  “本科生只能进厂拧螺丝的时代。”

  “360行行出状元,一个工作至于分高低贵贱么?”

  “说句不好听的,这个人在浪费国家资源,枉费国家为他花的钱。”

  据数据统计显示,2021年各省省考报名总人数超537万,较2020年同比上涨4.6%。

  从上表不难看出,随着招录人数的持续下滑。

  报名人数不减反涨的大趋势来看,不同岗位间的竞争会越来越激烈。

  未来高精尖人才跨界争抢基层编制的事情,注定是场硬仗。

  与其说硕博海归在前仆后继的奔赴体制是一种躺平,倒不如说是形势所逼,时代造就的人才内耗。

  但换言之,越来越多的年轻优秀人才投身基层建设,又何尝不是一种社会福利?

  在传统认知中,留学生一向是外企、私企的“宠儿”。

  但随着全球就业环境的严峻,“宇宙的尽头是考公”已成为越来越多海归党的唯二选择。

  尤其是“师医公”、包括国企、事业单位这类铁饭碗,对海归党的吸引力显著提升。

  根据《2020海外留学趋势报告》显示:

  在调查样本中,将近一半的留学生归国后进入体制内工作,其中21%进入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工作,25%任职于国企。

  不得不说,回国进体制内已成为不少海归党心照不宣的默契。

  对此,有些人可能会产生一连串的质疑:

  “留学生长期脱离国内环境,对国内的制度、发展变化都比较陌生,能适应好体制内吗?”

  “花费百万,去体制内学费赚不回来不说,而且费劲跑出去一趟回来当公务员真的值得吗?”

  其实类似的担忧由来已久,去年凤凰网的教育峰会就讨论过“留学回来该不该考公务员”的话题。

  网上的声音褒贬不一。

  有人拍手叫好,也有人极力反对。

  从网上留学生自爆的经历分享来看,这一届留学生不仅在体制内过得很好,甚至还顺便找到了自己生存的意义。

  不得不说,相比于个人奋斗的不确定性,团体的归属感往往更让人奋发向上。

  要知道现在的年轻人之所以选择体制内,无外乎这3个原因:

  1.稳定性高,不存在裁员一说

  体制内相对于体制外来说,不仅相对稳定、保障好、社会承认度高,而且只要考上基本都是铁饭碗。

  即使在经济下行的后疫情时代,也能明哲保身,没有降薪也没有裁员毕业的风险。

  2.体制内外的薪资差距在不断缩小

  根据官方数据显示,2020年全国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元,比上年增加6878元,增长7.6%。

  相比以前的公务员,现在体制内简直就是钱少事多的典范。经济发达地区,广东、江苏、浙江的基层公务员,工资甚至与体制外媲美。

  3.逃离内卷大环境,拒绝996、007

  众所周知,体制外的企业大多存在加班文化。

  互联网和教培企业尤为严重,很多人奋斗小半辈子只为图老有所依,可绝大多数人都倒在了还没老的路上,辛苦赚的钱大多奉献给了医院。

  在最后,有一句话想送给大家:

  “年少不知体制香,错把私企当做宝。”

  比起私企埋头苦干赚辛苦钱,一心为民名利双收的未来难道不香吗?

  只不过,前提是你得考得上。

  对此,你怎么看?

  作者:Mary

  责编:ie

  举报/反馈

声明:本站部分内容和图片来源于互联网,经本站整理和编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交流和学习之目的,不做商用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若有来源标注存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网站管理员,将于第一时间整改处理。管理员邮箱:y569#qq.com(#转@)

相关内容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