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以来,清华首批9名赴美留学生全都回国,他们是最可爱的人

“我赞成留学生的数量增大,主要搞自然科学。要成千成万地派,不是只派十个八个……”这是国家的声音,在1978年,中国刚从困境中走出,整个国家百废待兴,更期待天降英才。在那个年代,知识分子身上肩负着国家命运,当时的清华大学等高校遵照指示,对学校各项工作进行了清理,提出整顿计划,写出

新中国以来,清华首批9名赴美留学生全都回国,他们是最可爱的人

落户上海咨询二维码  

  

“我赞成留学生的数量增大,主要搞自然科学。要成千成万地派,不是只派十个八个……”

  

这是国家的声音,在1978年,中国刚从困境中走出,整个国家百废待兴,更期待天降英才。在那个年代,知识分子身上肩负着国家命运,当时的清华大学等高校遵照指示,对学校各项工作进行了清理,提出整顿计划,写出书面报告。

  

时间争分夺秒,中国迅速开始选拔第一批赴美留学人员,从清华、北大、中国科学院等选出52名学者,其中清华有9人。

  

他们各个感受到了身上肩负的使命,在那个年代,已经分不清哪户人家是寒门,因为整个国家都不富裕。经济落后,外汇奇缺,他们52个人一共只有几十美元在领队兜里揣着,就这样踏上了前往大洋彼岸路途。

  

随后这52名留学生被分配在乔治城大学和美利坚大学进行强化英语训练,经过三个月的语言学习,52人被分配到全美各著名大学、研究所开始学习研究,包括麻省理工、加州大学伯克利大学等。

  

图书馆、实验室、计算机房是他们这52名留学生的常住地,日以继夜,披星戴月,只争朝夕,每天晚上搭午夜末班校车返回住地,为的是返国后可以向全国人民交出一份合格的考卷,完成国家交给他们的使命。

  

“我们知道国家派我们出来不容易,失去的时间我们要拼命抢回来,要对得起国家,对得起学校。”

  

后来,清华大学生命科学与工程研究院院士,知名的生物物理学家赵南明,道出了那批留学生的心声:为国读书,为中华崛起而读书。

  

截止2008年,新中国第一批52名赴美留学的国家英才归国30年,李衍达、陈俊亮、柳百成、张楚汉、张恭庆、姜伯驹、童坦君,共7人成为中国科学院或中国工程院院士。

  

清华派出的9人全部归来,他们作为“骨干”教师回到原先所在系和专业,承担教学和科研工作。他们开设的课程大受欢迎,他们的科学经费比较优先地得到满足,而这些肩负国家使命的老一辈留学生为国家撑起了科技的脊梁,这些老一辈的留学生为国读书,肩负国家命运的精神,是当代中国人才所应该学习和发扬的。

  

这些在留学后还能回国的学者,验证了一句话:国家所需,吾之所向。

  

在第一批留美学者的鼓舞和引领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出现了“留学潮”。

  

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1978年至2013年底,从第一批52人的涓涓细流,到各类留学人员306万,到2010年左右,中国70%以上的高水平大学校长,90%以上的两院院士,具有海外留学经历。在2007年11月13日,美国国务院教育和文化事务局联合美国国际教育研究所(IIE)共同发布全新的教育调查数据。报告显示:中国大陆在美国高校留学人数已经超过了35万,占在美国际学生总数32.5%,连续第八年位居全球第一。

  

如今,留学生越来越多,中国也涌现了大量的人才,甚至有些成为了世界级的科学家。国家的发展离不开人才,更离不开具有历史担当的人才。留学让中国的人才与世界的大师在思想和学术上碰撞出火花,让优秀的人才更加优秀,接连问鼎科学桂冠。

  

然而,历史是何等的相似,第一批留学生在国家百废待兴,站在历史潮头,肩负国家和民族使命留学归来,而如今正是中国崛起的时代,更需要更多的热血和历史担当的青年投身祖国事业,发挥他们的才干。

  

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人才,永远值得人民敬重。

  

致敬最可爱的人,能够留学回国的科学家。

声明:本站部分内容和图片来源于互联网,经本站整理和编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交流和学习之目的,不做商用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若有来源标注存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网站管理员,将于第一时间整改处理。管理员邮箱:y569#qq.com(#转@)。

相关内容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