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户口更好拿了吗?专家说,为了吸纳和留住更多人才,上海还须更努力

近日,长三角地区多城宣布放宽人才落户门槛。上海市第十二次党代表大会报告中提出的“在人才强国雁阵格局中发挥‘头雁效应’”“形成塔顶更高、塔体更强、塔基更厚的金字塔型人才结构”“营造高品质的人才生态”等说法亦颇受关注。如何看待近期这一波城市人才新政?上海在“营造高品质的人才生态

上海户口更好拿了吗?专家说,为了吸纳和留住更多人才,上海还须更努力

落户上海咨询二维码  

  近日,长三角地区多城宣布放宽人才落户门槛。上海市第十二次党代表大会报告中提出的“在人才强国雁阵格局中发挥‘头雁效应’”“形成塔顶更高、塔体更强、塔基更厚的金字塔型人才结构”“营造高品质的人才生态”等说法亦颇受关注。

  如何看待近期这一波城市人才新政?上海在“营造高品质的人才生态”方面如何与时俱进,离“上海因人才更精彩、人才因上海更出彩”的愿景更进一步?

  复旦大学全球科创人才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姚凯教授接受了专访。

  “户口更好拿了”背后:激活人才蓄水池

  上观新闻:近日,上海市出台新政,在沪各研究所、各高校应届硕士毕业生,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应届硕士毕业生、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建设学科应届硕士毕业生,不必“打分”,符合基本条件即可落户。与此同时,长三角地区多城宣布放宽人才落户门槛。有媒体评论,这是新一轮城市招揽人才的竞争渐趋白热化的表现。您认同这种说法吗?

  姚凯:最近,包括上海在内的长三角地区多个城市都推出了放宽人才落户门槛的政策。从表象看,似乎这些城市的户口更好拿了,但本质上,这一波政策大多是相关城市既定的引才政策的延续和深化,以及这些城市在今年遇到一些更具体的情况之后,在人才政策上释放出了更大的诚意。

  上观新闻:您用了“诚意”二字。

  姚凯:是的。以上海为例,自2018年起,上海就陆续放宽落户门槛。最开始,上海市放宽引才政策,主要是应对城市人口老龄化带来的挑战,侧重考虑城市人口和人才发展阶段的特征。此后,政策进一步放宽,主要是为“五大新城”建设、南北重点转型地区发展等引入大量人才,侧重考虑城市发展战略。

  到了最近这次“新政”,政策的出发点略微发生了变化。一方面是考虑到新冠肺炎疫情对上海人才流动的影响,人才新政有利于提振人才来沪发展的信心,赋能上海城市品牌建设。疫情之后,上海需要以更大力度留住人才、吸纳人才。另一方面,当前上海在大力建设人才高地,人才新政有利于上海构筑世界级人才平台,造就战略性人才力量。

  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政策背景是,今年上海高校毕业生共22.7万人,较去年增加2万人,增量为5年来最多,毕业生就业面临较大压力。在这一节骨眼上放宽落户门槛,不失为吸引和留住各类人才的诚意之举。

  当然,落户于城市、于雇主、于每一个人才主体,都还只是一个新的起点。如5月29日公布的《上海市加快经济恢复和重振行动方案》所示,“上海将多渠道稳定和扩大就业,落实高校毕业生见习补贴、求职创业补贴等支持政策。”除了政策上的细化,上海还将优化人才居转户、购房等条件,通过加大现金补贴的举措,刺激职业技能培训,为人力资本的提升、为人才蓄水池的激活创造更好的条件。

  上述方案还透露了上海当前和未来重点建设的领域。这些行业、领域未来将蕴藏着巨大的就业机会,值得年轻一代多多关注。

  上观新闻:近来,不仅上海,长三角周边也发力“蓄才”,但各地发力点似有不同。比如,苏州专门聚焦创新人才。在《上海市加快经济恢复和重振行动方案》发布同日,苏州高新区召开科技创新和人才工作会议,发布了《苏州高新区产业创新集群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和“智汇苏高新·人才支持产业创新集群18条”。其中有哪些亮点值得关注?

  姚凯:根据新政,苏州高新区给予顶尖人才一事一议,将聚焦“2+6+X”现代产业体系,积极推进国家重点实验室、战略科学家工作室和大科学装置建设,对顶尖人才(团队)给予最低5000万元、上不封顶的支持,并提供免费办公启动场所及租金补贴,政策力度可以说是非常大。

  除了“2+6+X”现代产业体系、国家重点实验室、战略科学家工作室和大科学装置建设等为了吸引战略科创人才集聚而设的“硬件设施”,苏州高新区还出台了人才资金支持、人才服务提升年行动、四大行动40项活动等人才服务升级系列措施,为吸引人才落地生根创造更好的“软条件”。苏州近年来做好人才和企业服务的意识非常强,而这,也是推动营造一流的人才发展环境的要件之一。

  近年来,宝山区打造了一批高品质人才公寓,以促进高校毕业生和年青人前来就业安居。图为人才公寓乐城活力社区内的公共办公大厅。

  构筑“强磁场”引才聚才

  上观新闻:在市第十二次党代表大会报告中也有类似“营造高品质的人才生态”这样的说法。如何准确理解“人才生态”?

  姚凯:当前,世界发展格局正处于一场深刻的变化之中。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推进,全球化发展面临不稳定性与不确定性增多,叠加新冠肺炎疫情对全球供应链、价值链和人才链的冲击,尤其是中美贸易摩擦背后的高科技人才竞争,既加剧了高端人才的全球争夺态势,又带来人才流动更加国际化的格局,给未来一段时间内上海的全球引才形势、人才国际化和更加开放的人才生态环境优化,带来难得的机遇,也带来较为严峻的挑战。

  视线拉回国内。我国正处于“两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在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下,叠加全面对接长三角区域人才一体化进程,对于上海而言,只有在人才工作上全方位地体现出“高度”(高层次人才占比)、“青度”(青年人才占比)、“浓度”(学术和科技交流密度和频度)、“甜度”(卓越的人才文化和品牌)、“温度”(开放包容大气的人才氛围),才有可能实现高水平建设世界级人才高地的目标。

  上观新闻:上海的人才生态营造需要放眼全球,方能建立高标准、实现高水准。

  姚凯:没错。上海要充分发挥自身开放引才的综合优势,大力吸引和集聚海内外高层次人才。正是站在这一格局上,我认为,上海营造人才生态时要明确以下几点基本立场。

  首先,上海引才聚才并不依靠一味地加码人才政策,而是软硬兼施构筑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引才聚才“强磁场”,形成人才难以抗拒的吸引力。

  其次,上海拥有一批世界级和国家级科研平台、重量级实验室、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和科技领军企业。这些高能级平台载体应当成为上海面向全球引才的抓手。

  再次,上海应坚持积极地融入全球产业链、创新链、价值链的分工中,通过国际科学项目、大科学研究计划、全球化的科技交流与合作,发挥世界级人才极化和辐射效应,打造全球高水平人才向往的干事业之地。

  由此可见,被上海所需要和看重的人才,需要和看重的不会仅仅是短期或项目化的资助。他们需要的是一片能够真正落地生根、尽兴施展才华的土壤。充分地尊重与呼应人才对“土壤”的渴求,是上海营造高品质人才生态的重中之重。

  比如,上海在开展人才发展体制机制综合改革试点的过程中,不能只是在人才政策上简单地“加帽子”,而应当在管理上做“减法”,在激励上做“加法”乃至“乘法”,面向人才事业发展的全周期进行政策体系设计。与此同时,上海还应围绕着人才事业发展的全周期,打造全流程人才服务平台和体系,不断健全和完善人才培养、选拔、使用、评价、吸引、激励、流动制度规范和政策保障体系。

  上观新闻:您特别强调了,无论政策设计还是政策保障、人才服务,都要围绕人才事业发展的全周期予以打造。

  姚凯:是的。在此过程中,一方面要充分发挥用人主体作用,免除不必要的烦琐考核,建立以信任为基础,以价值、能力、贡献为导向的科学的人才评价体系。

  另一方面,在人才激励方面,要围绕人才发展构建全周期、全要素、全链条的支持政策体系,为人才提供长期、稳定的政策环境支持,让人才能够安心、大胆地进行创新探索。

  比如说,关于“战略性科学家”的定义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统一的说法。到底怎样才能够建成战略性人才的培养机制,现在也还说不清楚。但是,大家完全可以围绕着这一重要问题集思广益、充分讨论。

  有人提出,参考钱学森的成长过程,寻找培养战略性科学家的办法。有人提出,我们除了吸引海内外人才,还要做好自己的基础教育,为自主培养高精尖人才奠定坚实基础。让我们的教育从基础教育阶段开始,就往创新人才、科技人才的培养靠拢。与此同时,注重好奇心的鼓励、跨界思考力的发掘,减少人从事科学探索的功利性,激发孩子们对于国家、社会的责任感,等等。这样的讨论就很好。

  “ChairUp”公共艺术展演在上海世纪汇广场举行。主办方希望通过50把创意艺术座椅,引导公众在短暂休憩后更好地前行。

  城市的温度和生活品质能够直接提升人才黏度

  上观新闻:近年来,您一直跟踪关注国际上一些标杆城市在创新创业人才引进方面的表现。其中,有没有什么案例或做法,也可以给当下上海高品质人才生态的营造带来启发?

  姚凯:我研究过新加坡、纽约、硅谷、伦敦、特拉维夫在创新创业人才引进方面的表现。我发现,这些城市近年来在人才生态营造方面有一个共同的趋势,即十分注重城市人文特色的打造、城市软实力的全面提升,希望以“近悦远来”的城市吸引力和人才生态魅力,作为一张吸引全球人才的名片。

  纽约“硅巷”集聚了众多高新技术和全球高科技人才,是继硅谷之后美国发展最快的科技创新中心地带。硅巷的公司非常重视信息的沟通,企业科技人才注重信息的时间利用价值,因此愿意付费来得到对于自己有利用价值的信息。在这种文化的推动下,硅巷形成了很多专业化的信息服务机构,在信息交流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一套完善的信息沟通系统。

  前些年,英国牛津大学的一些教授会前往美国哈佛、耶鲁等大学供职,这些美国大学为他们提供的报酬有的甚至高出牛津大学一倍以上。如此一来,牛津大学很难与财力雄厚的美国大学打“价格战”,但它们选择在适当提高教师待遇的同时,将重点放在科研环境和学术氛围等方面的打造上,并努力保持自己的特色。结果,近几年,有不少在美国大学任教的教授由于留恋牛津大学特殊的学术氛围与严谨学风,又回到了牛津大学。

  特拉维夫每年会举办数百场“创业聚会”、“编程马拉松”、科技竞赛等,为人才提供交流思想、网络建设和相互协作的平台及创新宜业的环境。此外,特拉维夫市内也有许多非正式的交流场所,星罗棋布的咖啡馆、露天广场等为崇尚创新的青年人提供了舒适便捷的交流环境。

  重新开放后,浦东美术馆为了给观众带来更多新体验,正式启用了筹备已久的数字体验中心。

  上述种种给我留下的一个总体印象是,一个高品质的人才生态大致具有三个特征,它们分别是:创业容易成功、协作容易建立、繁荣能够持续。

  城市的温度和生活品质能够提升人、滋养人。“近悦远来”的城市吸引力有时候可能比政策更能留住人才。从这个角度而言,上海还需在发挥自身独特的人文特色、建立城市和人才互相成就的深层纽带方面继续努力。

  栏目主编:龚丹韵题图来源:孟雨涵摄资料图图片编辑:项建英

  文中配图均解放日报社资料图片,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来源:作者:柳森

声明:本站部分内容和图片来源于互联网,经本站整理和编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交流和学习之目的,不做商用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若有来源标注存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网站管理员,将于第一时间整改处理。管理员邮箱:y569#qq.com(#转@)。

相关内容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