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博士年收入仅8.2万”刷屏,人大代表建议……

原标题:“复旦博士年收入仅8.2万”刷屏,人大代表建议……近日,《复旦毕业40岁博士年收入仅8.2万元,全国人大代表建议:疾控纳入公务员管理》一文引发关注。全国人大代表、贵州省疾控中心健康教育所的何琳副所长连续三年就“稳定

“复旦博士年收入仅8.2万”刷屏,人大代表建议……

落户上海咨询二维码  

  

原标题:“复旦博士年收入仅8.2万”刷屏,人大代表建议……

  

近日,《复旦毕业40岁博士年收入仅8.2万元,全国人大代表建议:疾控纳入公务员管理》一文引发关注。

  

全国人大代表、贵州省疾控中心健康教育所的何琳副所长连续三年就“稳定疾控人才队伍”提交了提案。“我们2018年流失的一个博士,上海复旦大学流行病学与统计学毕业,现在已经到深圳去了。作为40岁的副主任医师,2017年全年的收入只有8.2万元。”5月21日,何琳在2020年“声音责任”医药卫生界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座谈会上表示。何琳就稳定疾控队伍的操作性方面提出了两点建议:第一,调整防疫津贴,要有可操作性;第二,疾控中心人员的稳定参照广东省对公共卫生这块的改革,把疾控纳入公务员的管理,它从工资待遇还有职业发展方面能够有所提高,希望能够先兑现,一步一步再走。

  

5月20日,《瞭望》专刊援引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院长何纳的话报道称,该校展开的一项摸底调查显示,本科生毕业后从事本专业(包括推荐免试研究生)的只有一半,研究生毕业后会有5~6成从事本专业,三年后这一比例仅剩4成左右。

  

代表为理科博士发声

  

全国政协委员、东南大学教授吴智深:提高博士研究生津贴制定合理科研经费补助且免税政策。

  

经过调研,吴智深发现阻碍我国研究生培养质量进一步提升的瓶颈主要有三处:一是分类培养目标不明确,在招生和培养过程中缺乏分类招生、区别培养的指导理念和制度保障,学术型人才创新思维能力不够、专业型人才实践能力不足;二是研究生资源分配、培养管理制度需要改善;三是开展前瞻性、创新性基础科研的氛围和条件有待提高,博士研究生资助和津贴较低,导师潜心指导,深入一线与博士研究生协同攻关的风气有待加强

  

“研究生的培养对社会经济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支撑和推进作用。”吴智深建议,将专业实践能力的考察贯穿作为专业硕士培养的主要目标和学位审定的重要考虑节。同时,将学术性硕士培养定位为博士研究生的预科,构建学术性硕士研究生与博士研究生、科研骨干一体化的连续培养体系,使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指向性更强,缩短博士研究生培养时间,加强加强博士研究生国际化视野和国际学术交流能力的培养,培养致力于科技创新的氛围和精神。切实提高博士研究生津贴,建立多渠道资助体系,制定合理科研经费补助且免税政策,鼓励企业提供持续的博士研究生奖学金。

  

博士待遇真实如何?

  

@老王。双非本科,211硕士,双一流博士,博士毕业后进入了双非的本科,补贴要分5年领,每个月加年终平均7.5k,进学校立刻怀孕生小孩休产假,现在谋求跳槽到毕业学校做实验员,离家近,没有科研任务,综合月薪也大概7.5k,结果要赔之前签的学校违约金,大概前几年都白干了。

  

@老刘夫妻。同届同学,夫妻同实验组,打包进北方某大学,每人一套房,凭发票报销,月薪不到1万/月,有科研要求,感觉比企业压力大。

  

@左边老李右边。来自于非一线城市,博士毕业之后进入了博士后流动站,现在大概年薪12万,出站后年薪不低于12万,当然还可以兼职一些企业的顾问,不用朝九晚五,但科研压力大。我觉得还不错,每天早起简直就是最痛苦的事情。

  

@老徐。老徐本硕博都是双一流,博士毕业留校,师资博后,长相帅气,女朋友还算有钱,市里几套房,薪资25-30万,时常抱怨科研压力大,可能性格比较要强,希望自己买房和女朋友一起,这样在女方家里更有底气。

  

当然了,这些例子是特指材料学专业的博士。但情况可以普遍适用于大多数专业。

  

实际上,大批刚刚毕业,没有海外经历,没有人才帽子,没有傲人履历的博士生,在求职时,都是处于高校生态圈的最底层的。

  

他们当中,有的人到中年还只能拿到7、8万的年薪;有的为项目、论文彻夜不眠,疲于奔命;有的不得不接受工作考核,甚至正面临失业的风险。

  

据青塔的一项调研,在我国,高校教师的工资构成大概是这样

  

也就是说,普通高校新晋讲师基础工资约在1000-1500元/月,加上课时费、公积金等劳务及福利补贴,普通青年教师的基本工资可达到3000-5000元/月。

  

高校引进人才时承诺的安家费或租房补贴一般都是按照月或季度发放。这样下来,一个普通高校新晋青年教师每年的基本收入最多约在9万元

  

这样是不是就直观一点了?那么高校是这样,普通的科研院所呢?在2018年,中科院国家天文台FAST(中国天眼)开出10万的年薪招聘科研人员,但却有点“难觅人才”。

  

在当时,就有不少人提出,市场经济已经这么多年,真心希望政府和科研机构能审视一下自己的薪酬体系,我们没有要求让科研人员一夜致富,但至少要让他们的收入配得上安心奉献的程度。诚然,博士毕业后拿到高薪的也有,比如,华为开出最高年薪201万招应届博士。

  

但这些,也都属于领域内的顶尖佼佼者,对于我们大多数刚毕业的普通博士来说,很多人会发现寒窗苦读这么多年,出来后薪资水平还不如当时不考博直接工作的同学。

  

所以说,“总体提高博士的薪资水平”,仍然是我们大多数人的愿景。希望有更多的代表对此给予关注,希望每一个博士都能得到和自己能力相匹配的高薪资。

  

来源:新材料资讯整理于中国青年报、中国教育新闻网、募格学术

  

责任编辑:

声明:本站部分内容和图片来源于互联网,经本站整理和编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交流和学习之目的,不做商用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若有来源标注存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网站管理员,将于第一时间整改处理。管理员邮箱:y569#qq.com(#转@)。

相关内容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