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三区降低落户门槛,将如何影响楼市?

6月6日,广州正式印发《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广清接合片区广州(片区)实施方案》,将在花都区、从化区、增城区建立城乡有序流动的人口迁徙制度。其中,包括进一步优化入户条件,降低城镇落户门槛,建构分类弹性落户机制,坚持存量优先原则,逐步取消重点人群落户限制。当前,各地房地产相关政策陆

广州三区降低落户门槛,将如何影响楼市?

落户深圳咨询二维码  

  6月6日,广州正式印发《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广清接合片区广州(片区)实施方案》,将在花都区、从化区、增城区建立城乡有序流动的人口迁徙制度。其中,包括进一步优化入户条件,降低城镇落户门槛,建构分类弹性落户机制,坚持存量优先原则,逐步取消重点人群落户限制。

  当前,各地房地产相关政策陆续放松,在部分热点二线城市加入政策优化行列的同时,一线城市也在不断释放利好楼市的政策。在业内人士看来,广州上述政策虽然并非针对楼市,但也意味着花都区、从化区、增城区降低了购房门槛,有利于促进购房意愿释放,激活更多购房需求,后续或引发一些大城市郊区跟进落户放松政策。

  差别化入户政策有助于购房需求释放

  6月6日,据多家媒体报道,广州在花都区、从化区、增城区推出差别化入户政策,所谓差别化入户政策,就是降低花都区、从化区、增城区的落户门槛。具体措施包括,学历条件将由全日制本科降至全日制大专,对不符合当前广州户籍迁入政策的国内普通高校全日制本科学历或学位(单证)以及全日制技师学院预备技师班、高级工班毕业人员,也纳入差别化入户的学历条件范围。

  同时,差别化人员落户花都区、从化区、增城区以后,可在白云、黄埔、花都、番禺、南沙、从化、增城7个区之间市内自由迁移。而上述差别化入户人员在以上7个区内累计缴纳社会保险满3年后,也将可向越秀、海珠、荔湾、天河4个区市内迁移。

  对此,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认为,此类政策使得大城市落户更为容易,也更加具有阶梯落户的性质。换句话说,要在广州落户,可以选择此类远郊区进行落户,其落户门槛不高而且当前也给予了各类政策的便利。

  另外,严跃进表示,从实际过程看,这样的落户政策自然会激活更多的购房需求。此类落户政策正好处于当前房地产政策放松的阶段,使得购房的门槛降低,促使购房的意愿能够更容易释放,进而带动市场交易。

  众所周知,4月以来,各地因城施策节奏明显加快,力度不断加大,政策调整内容向优化限购、限贷政策延伸,尤其是部分热点二线城市加入政策优化行列。据克而瑞不完全统计,4月1日至5月24日,全国共22个二线城市放松楼市调控46次。

  也就是说,平均每2.5天就有1个二线城市加入放松调控的行列中来。这波加入放松调控周期的二线城市还有杭州、苏州、南京等长三角核心城市,可以看出稳楼市的压力和紧迫性。

  5月广州楼市仍处于“筑底”阶段

  相比之下,一线城市明显的政策松绑虽然少见,但是也在边际宽松。

  4月13日,上海优化了早在2019年执行的临港新片区人才住房政策,将原来的购房资格确认函改为人才住房政策认定函,有效期延长了一倍,同时将区域工作时间由“一年以上”缩短至3个月或6个月,这也意味着更多符合条件的人才具有了购房资格。临港是正处于大开发阶段的区域,属于上海外围,供应量大,需求下行,需要实时调整政策。

  而此次广州推出的差别化入户政策虽然并非针对楼市,但是利好市场,无形中化解了部分人群的“楼市限购”,叠加购房利率下调,将有利于激活更多的购房需求。

  此次落户政策调整背后,广州的房地产市场又是如何呢?从5月广州二手房市场来看,整体仍处于“筑底”阶段。尽管房贷利率持续下调,但广州二手房市场成交热度并未出现明显回升,5月二手房成交量与3、4月基本持平。在价格方面,据中指研究院数据显示,5月广州二手住宅价格环比继续微幅上涨0.29%,涨幅与上月相近,价格整体呈现企稳横盘态势。

  值得一提的是,在刚刚过去的端午节假期,广州多个楼盘利用“端午节日”进行加推及宣传推广,包括“楼盘加推”“开放示范区”“开放实体样板房”,以及推出“一口价”特惠房等。在房贷利率持续下调以及开发商加大促销力度下,端午假期广州楼市购房情绪有所回温,表现在端午假期楼市人气有所回升,尤其是性价比较高的楼盘。

  在严跃进看来,差别化落户对于广州北部三区而言,确实有助于其房地产市场的活跃。而从城市的借鉴角度看,后续一些大城市也可以在郊区市场放松落户政策,即积极推进差别化、阶梯化的落户政策。

  新京报记者袁秀丽

  编辑杨娟娟校对张彦君

声明:本站部分内容和图片来源于互联网,经本站整理和编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交流和学习之目的,不做商用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若有来源标注存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网站管理员,将于第一时间整改处理。管理员邮箱:y569#qq.com(#转@)

相关内容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猜你喜欢